至华科大研发辐射检测仪 助力媒体亲测福岛核辐射
公司新闻发布时间:2022-11-08
日前,1则《新华社记者冒死现场亲测福岛核辐射,日本还能去旅游吗?》报导刷屏,1时间,冒死深入福岛核电站采访的新华社媒体人华义成为网红,大家纷纭为其英勇敬业点赞。在产生核泄漏的机组附近,虽然关闭了报警器,但华义手中的个人辐射剂量仪还是震得手麻,这1幕让人印象深入。这款震得手麻辐射剂量仪,正出自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谢庆国团队的科研成果。
谢庆国是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教授、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研究员,数字PET发明人。这款个人辐射剂量仪,正是基于谢庆国教授发明的全数字PET技术,是1款能够精准探测和显示个人剂量当量数据参展企业和机构总数达368家的个人剂量仪,基于自主研保持1段时间发的全数字化SiPM闪烁探测器,可以使其在更小的尺寸下取得高于传统探测器的灵敏度,可检测自然环境的微弱辐射变化,对辐射超阈值实时报警,因此,当记者深入福岛禁区时,就算关闭了报警声,辐射检测仪依然狂震不已。

华科大研究生主动联系媒体人
提供探测仪器与技术支持
3月孟秘书长重点介绍了淘汰项目企业替换改造进度11日便是日本福岛地震6周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后遗症究竟影响几何?当谢庆国团队专注于辐射探测研究的华越轩硕士得知新华社将于2月19日派出驻东京媒体人赶赴福岛,并在22日深入核泄漏禁区用直播的情势探知真相后整体显现产能多余的趋势,本着对真相的探索精神,华越轩主动跟新华社联系,表达了愿意为新华社记者提供仪器与咨询服务的意愿。
谢庆国团队学生高度的科学素养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令新华社驻日媒体人华义大受感动。远在东京的华义提出,希望华越轩能够将辐射探测的相干装备寄给他,并为新华社提供专业的辐射数据解读和科普知识指点。虽然时间紧急,但华越轩还是在华义出发赴福岛的前1天将个人辐射剂量仪和辐射巡航仪寄到了他的手上。个人辐射剂量仪可对弱辐射场的细微变化快速响应,对辐射超阈值实时报警,帮助用户有效避免非必要的辐射。辐射巡航仪可对环境的辐射水平进行巡检记录,合适强辐射场工作环境,如核电站等。
福岛禁区外围
辐射强度是正常值的40倍
23日下午3点左右,万众注视的直播正式开始,华越轩1直在后台紧盯媒体人手中的个人剂量仪。这台仪器的数据让华越轩心情沉重:仪器显示,福岛禁区外围的辐射强度仍然高达0.4 Sv/h,大约是日本自然本底辐射的40倍。在该区域生活1年,累计辐射吸收剂量比国际标准建议的公众年吸收量高出3倍多。
在直播中,媒体人也向1直在后方提供科技咨询支持的谢庆国团队展现了他从22日到23日在福岛接受辐射两天的累计剂量,17.95 Sv,华越轩分析,这个辐射剂量约为环境中自然本底情况的27倍,如果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1年的平均累计剂量就要到达9.8mSv,超过安全值9倍多!将对人体产生极大危害!
华越轩说,事实上,比被辐射照耀更可怕的,是放射性污染物被食品和水携带进入人体体内,部份放射性物资半衰期长、代谢缓慢,极难处理,对人体危害非常大。而且放射性物资的固执性远超乎想象,举个例子,1只小虾游到了福岛东海岸,吃了几顿富含辐射的水藻,在回家的路上被1只小鱼吃了,千千万万的小鱼儿又被1条大金枪鱼吃了,大金枪鱼游到远方被端上了我们的餐桌,放射性物资通过食品链层层富集,难以消解。
科研团队
屡次参与国际重大事件
事实上,这已不是谢庆国团队次主动请缨参与这样的重大国际事件。2013年和2016年,朝鲜分别进行了两次地下核实验,谢庆国团队的学生都是时间奔赴中朝边疆,通过微博微信平台实时发布实测数据。团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度的科学素养引得外界纷纭点赞,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日本福岛核泄漏关系民众的健康安危,本着高度的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谢庆国团队已派出专业科研人员在日本各地展开了1系列的辐射探测工作,并会继续为深入1线采访的媒体人提供装备与技术支持。科研人员还将建立相干的辐射剂量散布数据库,以期为研究应对福岛核泄漏次生危害、避免核辐射对环境及人体的危害提供相应的科学技术支持。